小房子·大作为丨首个中日合作既有建筑改造示范工程
目前,中国新建住宅建筑的建设量增速放缓,既有住宅改造逐渐成为国家亟待解决的新兴课题。日本也曾经历了从大量住宅建设到对既有住宅进行改造的转换阶段,这个变化与目前中国的现状相似。因此,在中日两国政府的指导下,通过双方在中国既有住宅改造项目中实际合作、标准制定、技术转移,共筑中日两国一体的技术合作平台。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独立行政法人都市再生机构(以下简称:UR都市)在两国政府的支持下,开展既有住宅改造技术合作具有深远意义。特别是UR都市管理着日本约75万户的租赁住宅,在住宅改造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通过与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实际开展项目合作,实现技术转移,对积极推进中国既有住宅改造的技术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调研分析,中国目前的老旧住宅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老旧小区住宅,室内布局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居民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需求;
(2)老旧小区住宅的设备管线老化严重,需进行更新改造;
(3)收纳空间不足。收纳空间普遍没有分类、无精细化设计,导致室内空间利用率低;
(4)年代较久的住宅没有设置外墙保温,室内热舒适性差。
项目概况
中日合作首个既有建筑改造示范项目
项目地点:北京市西城区文兴街6号院(三层)
建设年代:20世纪80年代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建筑面积:60.18平方米
住宅层高:净高2.6米
常驻人口:2人(60岁左右夫妇)
关键词:住宅内装改造技术、既有建筑改造施工工法、中日优秀部品集成、干法建造、静音施工。
住宅业主为一对中老年夫妇,改造设计力求引入日本既有住宅改造环保节能、格局易于改造、管线分离易于检修的设计理念,采用JS公司提供的部品集成、干法建造、静音施工、建筑材料等技术措施,实现对小户型居室环境和设施设备的升级改造,在满足业主使用需求的基础上,为业主构建享受退休生活的家居空间,完成一个日本技术本土化的典型案例,探索一条中国既有住宅建筑改造之路。
改造前实景图
现状及问题
(1)建筑:入户玄关功能不完备;收纳空间不足;卫生间空间狭小且不分区;外窗为老旧推拉塑钢窗,室内保温、隔音性能不佳;室外结构梁露明;
(2)给排水:洁具使用年头较长;管线基本暗装;
(3)暖通:采暖系统形式为垂直单管上供下回各层共用立管;
(4)电气:电气管路十年前更新,管线均暗敷地板与墙内;无弱电箱。
(5)…… ……
改造目标
(1)框架结构住宅改造中装配式内隔墙体系应用;
(2)部品选型与空间设计相结合;
(3)设备管线的精细化设计;
(4)采暖设施的装修结合。
(5)…… ……
日方改造方案 VS 中方建议方案
日方改造方案:
中方改造方案:
▼改造前平面图
▼改造后平面图
项目初始,中日双方对于中国住宅改造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和日本对于住宅改造理念、工作流程和施工工法的区别进行了充分地交流。对于选取改造住宅,双方展开深入讨论,并于早日前往每个住户,对住宅现状、住户需求、改造目标进行现场确认。中日双方对住户居住空间改造的初步方案进行了意见交流,确定了共同研究开发的方向和内容。
▼拆除后实景图
项目采用了架空地板、整体卫浴、软膜天花、新风系统等技术措施,日方从方案设计开始与标准院全程配合,参与到优选部品确定、施工图设计、施工指导等每一个环节中。
项目目前已顺利计入施工阶段。
▼施工指导现场
本改造项目为中日合作的首个既有住宅绿色化改造示范工程,将集合国际领先的改造理念、改造技术、改造工艺,因此受到建筑行业的广泛关注和期待。
▼项目轴侧图
▼项目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