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装修快速发展需要全产业协同
当装配式装修实现了全产业链互动,装饰公司更加聚焦于与顾客的前期互动和后期的施工环节,整个产业才会实现良性运作。
装配式装修是指主要采用干式工法,将内装部品、设备管线等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的一种新兴的室内装修方式。由于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特性,装配式装修被视为装修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所在。
2018年,是装配式装修的“元年”。在政策加码的引导下,装配式装修的资本关注度逐步提升,市场参与者也在迅速增加。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指导逐步完善,各省市也相继出台发展规划,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或将带动装配式装修的进一步应用,同时,装配式装修行业标准也在逐步制定和执行,行业发展将迈入正规化。
目前,金螳螂、亚厦股份等公装公司已经开始布局装配式装修,惠达卫浴、海鸥住工等卫浴企业则是从装配式整装卫浴入手,碧桂园、万科等房地产开发商也在装配式建筑和装配式装修领域动作频繁;此外,市场上还出现了和能人居、中寓装配、品宅、开装等新锐公司。
装修行业用工压力的增加,是促使装配式装修发展的另一个外因。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中国劳动力年龄人口继续下跌,2018年到2019年一年内下降了89万人,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劳动年龄人口下跌已经持续数年。根据2019年的两会数据,中国农民工的数量在2010年到2018年间减少了85%,并且每年还在以2800万左右的速度递减。劳动年龄人口逐年减少,农民工数量急剧下降,将导致装修行业用工压力增加,因此,行业急需寻找一个能够摆脱对人力的重度依赖的生产方式。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来看,传统的装修施工方法存在非标准化的特性,重度依赖手工作业。
一方面,传统家装公司难以做到规模化和快速扩张,因为单个的家装项目位置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同时单价较低,若想将公司体量做大,就需要完成大量的家装项目,这对公司的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装修工人手艺高低对装修的质量和效果有很大影响,高质量工长的招募、培训以及项目质量的监管难题都是限制装修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装修产业升级,需摆脱对手工作业的依赖,提升工业化和标准化的水平。
装配式装修正是行业对于这一难题给出的其中一个解答。
01
目前,装配式装修已经能达到比传统装修更高的效率。
据我们对多家业内知名企业的走访调查,装配式装修比传统装修能够缩短至少40%到50%的工期,这是装配式装修的核心价值之一。正因如此,它率先应用在一些对于装修时间特别敏感的行业,如酒店、公寓、医疗等,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建造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就采用了装配式建筑和装配式装修的技术。
然而,装配式装修仍然没有做到比传统装修更低的成本,这一点在家装领域尤其凸显,这也是制约装配式技术在家装领域加速落地的其中一个因素。由于市面上存在的房屋户型各不相同,装配式装修目前的成本甚至比传统装修更高。
装配式装修目前已经实现部品化,但未能实现产品化,如果每个项目所需要的部品都不一样,成本就很难降下来。如果说部品本身就是产品化的,可以适配任何一个项目或者是任何一个应用场景,那么生产效率就会大幅提高,成本也会大幅降低。不过,从长期来看,用工问题日益严峻,会导致传统装修的成本越来越高;而随着装配式的逐渐发展,产品化的实现和成本的降低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
装配式概念的火热和全国范围内部品产能的严重不足,是当前制约装配式装修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国家鼓励装配式装修发展的政策早在2016年就已经出台,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发商、装修公司都在布局装配式装修,但部品的产能仍没有跟上。
以和能人居为例,和能总部位于北京,装配式装修部品体积大、重量重,运输半径较短,当距离超过300公里之后,一方面会导致高昂的运费,另一方面也会削弱定制化产品的配套反应能力,因此,和能目前只能满足京津周边地区的需求。
此外,装配式装修部品的产能也存在着严重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大部分地区缺乏本地的部品生产企业,导致装配式装修在当地的发展较为滞后。装配式行业、特别是装配式部品部件的生产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
在应用端,当下,装配式装修正在重点突破国家保障房、长租公寓和酒店装修三大领域。虽然目前装配式在其中的占比并不高,但这块蛋糕规模近3000亿元,如果能切下一部分也意味着较为可观的前景。
长期来看,新房(精装修为主)和存量房装修也将成为装配式的需求来源,家装的市场规模预计达到万亿元。不过到目前为止,装配式在家装领域的应用可谓微乎其微,目前装配式装修在精装房的占比还不足千分之一。一方面,装配式装修的技术、产能和配套设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装配式装修的认知不足,尝试的意愿并不强。
02
从2018年到2020年,装配式装修在中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第三个年头,但这一技术的加速落地,仍有许多难点亟待解决。难点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
第一,装配式目前的产品技术体系更趋向于标准化,对于户型各不相同、个性化需求较强的家装行业来说,装配式装修的个性化供应目前还不够丰富。
第二,消费者对于装配式装修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仍然需要培养。装配式的部品属于工业化制造品,不是国内消费者偏爱的实木、大理石等天然材料。虽然装配式企业都在积极研发和迭代材料、使其更接近天然的质感,但工业产品和天然材料的差异仍然很难完全解决。让消费者接受新的装修方式、接受非天然的工业产品,需要时间、也需要从业者的积极宣传教育。
第三,是一个致命的问题:目前装配式装修行业缺少一套专门的数字化的系统,特别是数据采集和设计。
装配式要家装行业内真正大范围实现落地,一套“打通数据、设计到生产”的数字化系统必不可少。部品在工厂中的工业化制造是直接需要用到设计数据和房屋数据的,这和传统的装修存在很大的区别。
目前市面上也存在一些家装设计软件,但它们并不能直接适配到装配式装修上。因为,这些软件的出发点大多数是满足渲染的效果,让设计师与客户之间快速沟通需求,而在渲染效果的背后,部品的规格和尺寸是怎样的、部品间的拼合方式如何、要连接到哪个工厂,这一整个链条是断裂的。因此,装配式装修行业急需一套完整的、成熟的、能够快速地把设计到工厂之间无缝链接起来的BIM设计系统,在这套设计系统中,设计过程和数据采集过程需要十分精准、便捷,能够精准快速地采集施工现场原有的梁、板柱、排水口、电接口、配电箱等,并且据此为房屋进行建模和具体的设计。
乐观的是,从装配式企业到软件供应商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但软件提供商要想真正实现“打通数据、设计到生产”,除了下沉到装配式装修部品的工厂之外,别无他法。
软件研发并非设计软件供应商仅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设计软件供应商与工厂达成深度的沟通和协作,了解合作工厂的设备和产品以及产品本身的连接工艺——例如,是“墙板压地板”还是“地板压墙板”,各种部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确认一套工艺体系,才能开发设计软件,这就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
显然,这种协同效应距离理想化仍有差距。当装配式装修实现了全产业链互动,装饰公司更加聚焦于与顾客的前期互动和后期的施工环节,整个产业才会实现良性运作。
03
一直以来,装修行业里大家都相对独立,信息不互通、互相间不信任,沟通的成本非常大,一个企业一做就做成了超人,样样都要自己做,这样一来做不大,二来难以技术升级,缺少累积的多样数据。大家基本都是处在一种森林法则下,造成了行业低端、杂乱的各种现象。
而BIM的出现让整个行业的信息互通从技术上得到了简化。
在建筑、装修历史当中,最早人们是趴在一张纸上进行手工绘图,协作效率非常低,80年代后随着数字化的赋能,行业开启了2D数字化制图的时代,可以实现文件复制,多人传阅修改。后来有了3D技术,实现了真实世界的立体映射,而相较于2D,3D更易于理解不需要专业人士翻译,协作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BIM则是在之前3D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完整、更全面的数字信息,使得无论是甲方、设计师还是施工人员都能够理解所看到的图,并且可以实现看到一个局部就能理解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如此一来,似乎通过一张BIM图跑通这个装修流程已经快要变成现实了。
在去年年初的时候,很多新创装配式装修公司老板们聚在一起开了一次产业论坛,在论坛上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句话就是:装配式装修发展中,BIM很重要。同样,酷家乐CEO陈航说装配式装修一直没发展起来,最大的原因是BIM软件没有跟上。可见,行业内部专业人士们对于BIM对装配式装修发展重要性的认可。
比企业们走的更快的是国家,早在2003年政府就出台了相关政策推行BIM技术。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末,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中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等,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应用BIM的项目率要达到90%。高校专业也新增了BIM技术课程,人社部也拟发布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这样的新职业。
当行业的信息能够真正互通的时候,必然的结果就是标准化、工业化以及产业协同,由此各个节点都将得以加速、升级。
商业的一切其实都是人为创造,并非天然如此,就如同当下的世界,商业逻辑正在被极速重构,很多经济规律和商业运作的模式和教科书上完全不一样。革新的变化,需要极大的想象力,也许目前人们还是很难理解BIM贯通了装修产业后,对于装配式装修的加速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BIM将从底层逻辑层面改变装修行业,联通更多的公司,互联互通,形成产业闭环,使得行业运行更加顺畅,减少浪费及损耗。
04
toB的市场如此风生水起
那么家装领域呢?
2018年中国总GDP为90万亿,其中装修行业占比6.7%,产值规模6.2万亿,以装修主体来分又分为公装3万亿,家装3.2万亿,可见家装市场规模之大。而相较于工装客户订单规模化、品质一致化的要求来讲,家装客户一千个家就要有一千种样子,工期可以长一点,但品质不可以马虎,对装配式装修的渗透就提出了艰难的考验。
所幸的是国家又提出了精装房计划。目前我国精装修房占新房装修市场的比例约20%,未来还会不断提升——建筑业“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2020年城镇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达到30%。精装修房占比不断提升,就意味着房地产开发商会越来越成为装修行业的核心客户,如此一来,这部分家装领域的C端市场很大部分就变成了B端。
另外那部分的家装市场,包含一部分的新房装修以及越来越成为家装市场主体的存量房翻新,而随着时代观念的进步,在这部分市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选择整装的方式进行装修,这样资源会进一步集中到装修公司,但难题就是装修公司要如何让消费者接受装配式装修呢?
曾经有过一个关于家装的调查,调查结果发现消费者们对于装修结果关心的程度远胜过过程。消费者对于整个装修过程其实只是希望了解简单的三个问题:我的家装出来什么效果?装修的质量怎么样?装下来要多少钱?至于什么样的工艺装出来的房子与其它工艺有什么不同,消费者们并不关心。
观察消费者的三个问题,再比照装配式装修流程,就会发现单独的一个环节是解答不了消费者三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的,需要理顺、走通完整个装配式装修的流程后才能真的回答消费者的问题,而也只有回答了消费者关心的问题,装配式装修才会真正有可能大量走进家装市场。
结束语
接下来让我们回到文章一开始的那个疑问,装配式装修2022年是否会迎来爆发?答案既是肯定的YES,也是当然的NO。说YES是因为在工装市场,装配式装修已然起飞,工期短、极致性价比成为了它天然的可复制优势,在未来五年内装配式装修的市场占有率大概率会极速提高。而说NO的原因则是在家装领域,面对多样化消费者需求,破局产业协同成为了装配式装修发展的拦路虎,而BIM的发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关键因素。可以期待的是2022年更多装配式装修领域的BIM应用会累积出更多的经验反过来改进技术,加速实现BIM+装配式装修会给行业带来的产业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