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配式装修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装配式装修作为高度集成的新型装修方式,在新型建筑工业化集成设计、部品部件标准化生产、精益化穿插施工、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堪称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加速器。二十大报告也再次强调新型工业化,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二十大报告规划了我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当前装配式装修发展的外部社会环境如何?本文从人口、教育、生态以及消费四个角度对中国装配式装修行业发展的社会环境进行分析,以期提供参考。
一、人口环境分析
全国建筑劳动力短缺,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培育迫在眉睫。2014年以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人数持续减少,从2014年的6109万人减少到2020年的5226万人,下降14.4%,装修工人暂无公开数据,但趋势预计与建筑业农民工一致。2021年,建筑业农民工5558万人,为2016年以来最高值,或受国家支持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政策影响,劳动力出现回升。
住建部于2020年底发布《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旨在建立健全符合新时代建筑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为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此外,住建部于2021年12月发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危及生产安全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淘汰目录(第一批)》,其中,饰面砖水泥砂浆粘贴工艺被禁止,传统装修工艺中的重要流程被禁止,建筑装修将面临用工需求和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劳动力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图:2011-2021年建筑业农民工人数及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建筑业对年轻的新产业工人的吸引力下降,农民工年长化趋势明显。根据《工人日报》2021 年 9 月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95后新生代新产业工人中,有45%的受访者希望从事餐馆、超市、房屋中介等传统服务业,29%的受访者希望从事如外卖小哥、驿站站长、网约车司机等于互联网相关的工作,建筑业对年轻的新产业工人的吸引力逐渐下降。从年龄结构来看,农民工年长化趋势明显,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持续上升,2021年,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27.3%,较去年提升0.9个百分点,十年间上升13个百分点,而这一占比在建筑业中将更高。此外,2022年,全国多地发布建筑业清退令,超龄农民工将被强制清退,建筑装修业的人口红利将加速衰减。农民工平均年龄逐渐增长,年轻人从事这种脏累苦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意愿走低,10年后或将面临建筑劳动力短缺问题。
图:2010-2021年农民工年龄构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建筑劳动力用工成本持续上升。从人工成本来看,一方面,随着建筑劳动力数量的下降,用工成本持续上涨,2021年建筑业农民工月均收入5141元,同比增长9.4%;另一方面,随着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地下室等群租房关闭,农民工在大城市的安置成本和生活成本大幅提高,农民工数量锐减,而留下来的人,工资收入必然要提高。
图:2013-2021年建筑业农民工月均收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后疫情时代,农民工就业意愿由灵活性向稳定性转变。疫情发生前,由于对未来经济形势信心十足,农民工就业“短工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选择一个更具灵活性、自主性强的工作近些年逐渐成了潮流。而随着疫情的反复,生活重压下,农民工的就业意愿发生了改变,据中科院公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后疫情时代,生活压力指标上升,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了农民工考虑的首选,在此前提下,工价相对高更有吸引力。
二、教育环境分析
建筑业劳务工人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据《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在全部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0.8%,小学文化程度占13.7%,初中文化程度占56.0%,高中文化程度占17.0%,大专及以上占12.6%。而在建筑业中,根据调研数据,建筑业劳务工人学历水平多集中在中等教育程度度(初中、高中、中专/技校/职高),占比70.2%,初等教育(小学)水平的劳务工人和高等教育(大专及以上)水平的劳务工人分别占比 9.3%、19.8%。建筑业劳务工人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
图:建筑业劳务工人学历分布
数据来源:建筑港数据调度中心
劳务工人培训缺乏,无证上岗现象普遍。调研数据显示,建筑业劳务工人持证上岗率不高,其中,建筑业土建类、安装类工人无证上岗率分别为 48%、43%;特殊类/其他、管理类工人无证上岗率分别为 32%、20%。建筑行业部分工种,如土建类的瓦工、木工,安装类的电工、消防安装等有一定操作门槛,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支持。少证或无证上岗的劳务工人安全意识缺乏、技术素质较低、操作不规范等问题突出,存在诸多隐患。
工人无证上岗,究其原因,除了用工企业重视程度不够以外,劳务工人缺乏相关培训也是一大原因。调研数据显示,关于劳务工人没有参与相关培训的原因,33%的劳务工人表示自己“有时间,想参与,但不知道去哪培训”,32%的劳务工人表示“想参与,但没有时间,培训太费精力”,29%的劳务工人表示“有时间,想参与,但没有培训费用”,还有 6%的劳务工人表示“有时间,但不想参与,觉得培训无用”。
图:建筑业劳务工人资格证书分布
数据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调研数据
三、生态环境分析
全面推进绿色转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18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土壤环境质量方面,全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建筑耗能大,碳排放多,节能减排任务紧迫。能耗方面,2005-2019年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由2005年的9.34亿吨标准煤,上升到2019年的22.33亿吨标准煤,扩大2.4倍,年均增长6.3%。2019年中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达到全国总量的比重为45.8%。其中,建筑生产阶段耗能11.1亿tce,达到全国总量的比重为22.8%;建筑施工阶段耗能0.9亿tce,达到全国总量的比重为1.9%;建筑运行阶段耗能10.3亿tce,达到全国总量的比重为21.2%。
碳排放方面,2005-2019年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由2005年的22.34亿吨二氧化碳,上升到2019年的49.97亿tCO₂,扩大2.24倍,年均增长5.92%。2019年中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0.6%。其中,建筑生产阶段碳排放27.7亿tCO₂,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28.0%;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1.0亿tCO₂,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1.0%;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21.3亿tCO₂,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21.6%。
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紧迫,建筑行业需全流程减碳。建筑行业在设计、施工、使用、拆除等各个阶段的减排都至关重要。建筑能耗在过去十年中增长迅速,而中国的城镇化仍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对新建建筑及旧房的改造需求旺盛。建筑的碳减排关注点已经逐渐扩展到全生命周期,不仅体现在建筑施工期消耗的钢铁、水泥等原材料的隐含碳排放,还体现在建筑使用阶段的能耗,尤其是拆改、供暖和制冷。未来建筑脱碳的核心关切一方面是在设计、施工阶段使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低的建筑材料和效率高的设备;另一方面,前期需要优化设计以提升建筑能效水平。
四、消费观念分析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推动消费升级,居住消费持续增加。从家装消费支出角度来看,家装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关,202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74万元,实际同比增长7.1%,人均消费支出3.03万元,实际同比增长11.1%,消费支出增速大于可支配收入增速。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中,居住消费占比23.4%。
图: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构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疫情重塑消费者住房需求。据中指调查数据显示,疫情期间,业主的活动半径被限制在小区内,特殊的生活状态重塑了业主对产品设计的需求,在新需求下,业主对厨房卫生间以及阳台的设计需求显著提升。
图:居民对户型设计不满意原因年度对比
数据来源:中指调查
年轻化群体为装修行业消费主流,“省心”需求最大。2016年以来,中国已经进入消费时代4.0——数字化驱动的新消费。新消费时代,主流消费群体变化,“以90后为核心,95后逐渐成为主流”的年轻人正逐渐成为新消费时代的消费主力,引导着时代发展。艾瑞咨询调研结果显示,在装修消费群体中,26-35岁消费群体占比48.3%,且在年轻消费者需求中,“省心”需求占比最高,达39.5%。
总结:分析发现,装配式装修行业目前面临人力资源短缺、工人受教育程度低、培训缺乏等问题,新时代装修产业工人的培育和培训迫在眉睫;此外,在全行业减碳的大背景下,绿色化装修愈发重要,装配式装修的优势愈发显著;最后,从消费理念来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推动消费升级,在居住消费持续增加的背景下,装修已经升级为生活方式的具象化形式,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厨卫和客厅的装修设计成为购房者关注重点,装配式装修的集成式厨卫,受众增加潜力大,此外,在消费群体年轻化趋势下,对省心又不失特色的装配式装修接受程度将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