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装修模式探讨,将重塑装修产业链
装配式内装有望重塑装修产业链
从分散迈向集中
按照自然发展规律,若维持现有产品的种类及技术水平,长期来看行业的市场份额将逐步向龙头公司聚集,原因如下:
在同质化严重的竞争环境下,龙头公司比小公司在管理与成本控制方面更具优势;
在家装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更青睐注重产品创新与质量把控的龙头公司;
随着反腐常态化,行业愈发透明规范,一些资质不全、靠不当竞争而生存的小公司将失去竞争力;
大型地产公司趋向于固定的龙头装修公司结为合作伙伴,间接提升装饰行业的集中度。
然而,上述进程基于长期视角,中间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并且从数据来看,该进程实现的速度也较为缓慢。这主要是因为传统装修方式是由从业人员根据自身经验或业主意愿进行设计+现场施工,属于“个性化的作坊生产”,工期较长且依赖人力,使优质公司存在与自身业务能力不匹配的短管理半径,规模扩张存在瓶颈,为小公司提供了栖息的空间。而装配式装修使行业模式从“个性化的作坊生产”转换成“标准化的工业生产”,为公司的规模扩张赋能,加速了行业从分散走向集中的进程。
装配式装修促使装修行业从分散走向集中
>>>>从内部视角来看:
装配式装修采取“设计+制造+施工(EPC)”的业务模式,在BIM等现代技术的辅助下,将个性化设计集约为符合大众审美的标准化规模设计,将现场施工分拆为工厂预制标准化部件+定制个性化部件+现场快速拼装,实现了产品标准、工期缩短、人力弱化、信息协同、成本易控、运维降难。在此转变下,业内优质的公司可以快速延伸自身管理半径,凭借业务水平、市场体量和客户渠道等方面的内部优势进行规模扩张。
>>>>从外部视角来看:
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不断推动,2020年装配式建筑的新开工渗透率已达20.50%,万科、恒大、保利和碧桂园等龙头房企均已开启相关建设工作。未来地产公司将继续扩大装配式建筑的业务规模,并进一步深化与装配式装修公司的战略合作。在这一过程中,装修行业内优质的龙头公司会因其高水平的业务能力和完备的业务体系斩获更多大型合同,成为该部分增量市场的主角。
综上所述,发展装配式装修将同时从内部和外部为公司的规模扩张赋能,进而破解“大行业,小公司”的困局,加速行业从分散走向集中的革新进程。
01
产业链变革:
变革传统模式,装配式装修重塑行业产业链与渠道
1.统筹上下游公司,整合装修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装修行业涵盖范围广,涉及流程长,且参与公司众多。家装和公装领域均涉及上游建材原料、下游各类半成品和成品等众多实体产品,全环节囊括拆改、安装、到家具、家纺等链条,由原材料公司、品牌类公司、流通类公司和服务类公司等众多参与主体构成。
传统装修行业的上游为各类建筑材料供应商,主要涉及到陶瓷、木板、防水材料、金属、油漆、电器、铝板铝材、玻璃等装饰材料,其成本在总业务成本中占比较高,约为65%~70%;因此,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变化对装修行业有着显著的影响。行业中、下游则涉及房地产开发公司、成品家具生产商、装修业务承包商、渠道流通商、社区住房、商业建筑、文教体卫建筑、政府机关办公建筑等;近年来,上述领域增长强劲,有力地推动了装修行业的发展。
传统装修行业产业链
装配式装修则在产业链方面大幅精简,与传统模式最为明显的区别在于对中、下游的整合。目前规模较大的装配式装修公司都统筹了设计、生产、装配等环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协同技术管控全程,实现了工业化设计、工业化生产以及标准化装配,减少了资源材料的浪费,最大化降低运作成本,实现精益化生产。通过将智能化赋能制造业的方式,我国装修行业正迎来转型升级,众多装配式装修公司正构建出智慧型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不断优化装修产业链,从中、下游延伸至建筑建材领域,最终实现全产业链整合。
装配式装修产业链
2. 精简中间环节,广泛应用新型产销渠道
中国传统装修行业由于落地服务属性强,基本呈现各地分散成长的格局,因此公司的主要发展渠道也是分散经营的经销模式。这种模式在行业发展早期有利于抢占市场,但其加价率较高、中间多环节不透明等缺陷也在中后期开始制约行业的发展。因此,在装配式装修快速发展的近几年,电商渠道、直营渠道以及随着整装、定制发展起来的工程渠道逐渐成为了业内的首选。
家装和公装领域的渠道革新都较为显著,多数公司的分散渠道比例在逐步下降。金螳螂、亚厦股份、柯利达、和能人居等装配式装修领域先行者纷纷推出了诸如“趣加BIM云平台”、“蘑菇加家装”等数字云服务平台,同时,深化与成熟电商平台的合作,如土巴兔、58同城等装饰装修电商平台,进一步拓宽行业渠道的广度和深度。
随着装配式装修的进一步发展,建筑业将与工业制造产业及信息产业、物流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产生深度交融,对发展新经济、新动能、拉动社会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装配式装修与传统装修模式的渠道对比
3. 变革业务模式,聚焦效率提升
对比传统装修公司和装配式装修公司,可以看出二者在业务内容、业务布局、项目管控、售后服务和潜在风险五个方面有较大的差别。传统装修公司以基础装修工程为主,附加值较低,缺乏全产业链盈利的能力,但是整体投资风险较为直观,不确定性较小;而装配式装修公司虽然在模式潜力上大于传统装修,但对公司综合配套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的要求较高,边际扩张的资本投入需求大,存在相对不确定性。
传统装修公司与装配式装修公司的业务模式对比
项目管控方面,传统装修以施工现场管理为主,信息化管理能力有限;而装配式装修在施工前期会搭建好贯穿项目关键节点的智能管理系统,客户、供应商、施工及管理人员可实时监控项目进程。
二者在项目管控和施工模式方面的不同,致使施工周期存在着较大差距。亚厦股份的资料显示,传统装修的施工过程主要由各项目承包商和装修施工队自行规划,且隔墙、吊顶、水电、油漆等工序必须在现场完成,平均施工周期为240工日;装配式装修在项目管理方面的高度数字化和集成化,且得益于工厂化的模块生产,装配过程标准有序,提高了施工效率,最终将施工周期缩短到120工日,效率提升约50%。
传统装修与装配式装修施工流程对比
02
商业模式对比:
解决传统装修痛点,装配式装修具备革新行业的优势基础
1.降低人工依赖性,节约人力成本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口老龄化加剧、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攀升等宏观趋势, 人口红利被加速弱化,这将推动装修行业向先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相比于传统装修方式高度依赖人力资源和现场施工,装配式装修运用精细化分工和标准化制作流程,摆脱对人工高度依赖的同时提升了建设效率,缩短了装修工期,解决了传统装修行业的人工成本痛点,具备革新行业的先决基础。
具体来说,根据宓国彦和徐喜平在《传统全装修与新型装配式装修优劣比较解析》一文中的研究,新型装配式装修的实际人工费用比传统装修方式可以降低30%以上,降幅显著。
装配式装修相比于传统装修人工依赖性大幅减弱
2. 以模块化为核心,兼具高质量、易维修与美观度
相比于传统装修方式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装配式装修以模块化为核心,采用规模化生产标准部件、定制化生产非标准部件的方式,在保证美观度的同时使装修质量得到了稳定提升,避免了由于人工操作误差所造成的质量问题,并降低了后期维护的成本。因此,装配式装修解决了传统装修行业的质量波动痛点,具备革新行业的质量基础与口碑基础。
装配式装修相比于传统装修质量更高且稳定
3. 材料节约减少能耗,绿色建材助力环保
装配式装修利用绿色低污染建材,通过标准化、模块化的方式进行生产与安装,可以节约建材并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降低装修的能耗和对人体健康的损害,解决了传统装修方式的污染痛点。在人民对于生活品质要求有所提高、国家大力推行“碳中和”长期目标和各领域环保政策相继出台的背景下,装配式装修具备革新行业的绿色素质基础和长期动力源。
具体来说,根据北京保障房中心给出的报告数据,以50平方米的公租房为例,装配式装修在地面和隔墙用材量方面具备较突出的节约优势,最终实现装修材料总用量降低64%左右,间接减少了装修能耗。
装配式装修与传统装修的建材用量对比(以 50 平方米的公租房为例)
在材料种类方面,相比于传统装修方式,装配式装修在天花板、墙面、地面、门套、套装门、窗套和窗台等处均使用无污染、无毒害排放的绿色建筑材料,并且在装修过程中不会产生建筑垃圾,做到了绿色装修、健康装修,与国家长期的环保政策契合。亿欧智库的数据显示,装配式装修实现了甲醛释放量降低70%、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降低50%。
装配式装修与传统装修方式的建材环保性能对比
4. 综合经济效益逐步显现,装配式装修有望全面推广
短期来看,装配式装修使用的环保建筑材料相对昂贵,但人工成本下降、材料节约等费用节省会对其进行成本抵消。根据《装配式住宅内装技术与成本实例分析》的研究,装配式装修的综合材料用费上升11%,但工程直接费用仅增加6.5%,工程总造价仅增加3.9%,抵消效应明显。
长期来看,随着国家环保管控力度逐步增强,开采量和砍伐量的限制会愈发严格,传统装修方式可能会出现材料成本上升的情况。与此同时,随着装配式装修技术发展和生产规模扩大,材料均摊成本将有所下降。根据《传统全装修与新型装配式装修优劣比较解析》的研究,目前大规格仿制爵士白、鱼肚白等昂贵天然大理石纹理的传统瓷抛面砖,一线品牌单价为500~600元/m2;而通过转印技术复制纹理以达到相同效果的装配式装修材料,连带安装费用在内的单价有望控制在300元/m2以内,价格优势逐步凸显。直接费用一升一降,附带各类费用节省和环保效益,装配式装修有望实现相比于传统装修方式的综合成本优势。
此外,由于装配式装修主要采取干法施工、拼接安装的方式,工作环境大幅改善,提高了对劳动人群的吸引度,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如传统装修行业般后继无人的隐患,使得行业具备更强大的内在活力。综上所述,装配式装修的综合经济效益逐步显现,长期内发展态势良好,具备全面推广的素质和革新行业的优势基础。